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
意思:透过户龙香,隔着帘子莺语,料得肌肤如雪。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念奴娇·洞庭春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洞庭春晚》是一首描绘洞庭湖美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忧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描绘了洞庭湖晚春的美丽景色,用“瑶池倾国艳”来形容湖景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湖景的罕见和独特。接着,“来向朱栏一壁”则描绘了湖景的高雅和独特,让人不禁想要一睹为快。
“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这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湖景的细节,如“透户龙香”形容的是湖景的香气,“隔帘莺语”则是描绘湖景中的鸟鸣声,“月妖真态”则形容湖景在月光下的美丽。同时,“是谁教避人杰”也表达了诗人对湖景的赞美和欣赏。
接着,“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这几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欣赏湖景后的感受,他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夜晚已经来临,他只能对着窗户发呆,而这时窗外的梅花似乎在和他诉说着什么。
“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之情,他不仅在高唐赋中想象着梅花的美丽,甚至不顾孤灯明灭的事实,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执着。
最后,“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这几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他因为与梅花相遇而感到欣喜和感动,同时也因为离别而感到悲伤和失落。最后,“绕梁声在”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记忆和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感受,展现出一种深沉而优美的艺术风格。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执着,以及对离别的悲伤和失落之情。这些情感和感受都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之一,因此这首诗也具有广泛的共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