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养老人,古虽有是说,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
意思:吃肉养老人,古代虽然有这种说法,修身以等待最终,为何会陷入贪婪。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杂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肉食养老人,古虽有是说,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肉食养老人”,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观念,即年长者应该得到尊重和照顾,而年轻人则应该尊重和孝顺他们。然而,诗人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种观念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他认为,我们应该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努力来度过余生,而不是仅仅依赖他人的照顾。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个人独立和自主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向往。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修身以待终”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便在晚年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诗人提出了“何至陷饕餮”的问题。他指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口腹之欲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反,他提倡人们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追求,过一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批判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他强调了七尺躯不应该被肤浅的事物所役使,而是应该致力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它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来度过余生,而不是仅仅依赖他人的照顾或追求物质享受。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