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塞年年别,兰闺空复春。
意思:榆塞年年别,兰在空中再春。
出自作者[明]林世璧的《折杨柳》
全文赏析
《折杨柳》是明代诗人林世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河畔的景象,通过折柳赠别这一传统习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不舍之情。
首句“春风杨柳岸”,以春风为引子,勾勒出春天的气息。春风轻拂,柳枝摇曳,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杨柳”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意象,象征着柔美、婉约和离别。接下来的“晓月湖光里”,以晓月为背景,描绘出湖光映照下的美景。晓月,意味着天色尚早,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湖光,则让人联想到波光粼粼的水面,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第二句“绿杨堤畔行”,继续描绘春日河畔的景象。绿杨,即嫩绿的柳树,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堤畔,意味着河边的堤坝,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行,意味着行走在堤畔,给人一种闲适、自在的感觉。这里的“绿杨堤畔行”与首句的“春风杨柳岸”相呼应,共同营造出春日河畔的美好景象。
第三句“折柳赠行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题。折柳,是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习俗,寓意着依依惜别、留恋不舍的情感。赠行人,意味着将柳枝送给即将离去的人,表达着诗人对离别之人的不舍之情。这里的“折柳赠行人”与前两句的描绘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日河畔送别的画面。
最后一句“愁眉锁翠楼”,以愁眉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愁眉,意味着忧虑、伤感的表情,给人以离愁别绪的感觉。锁翠楼,意味着紧闭的绿色楼阁,给人一种孤寂、落寞的感觉。这里的“愁眉锁翠楼”与前三句的描绘相呼应,共同传达出诗人对离别之人的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折杨柳》这首诗以春日河畔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折柳赠别这一传统习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不舍之情。诗中的意象生动、优美,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