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丁二侃》 江头斜日草初薰,日断归鸿隔楚云。

江头斜日草初薰,日断归鸿隔楚云。

意思:上游斜日草刚薰,天断归鸿隔楚云。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寄丁二侃》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江头斜日草初薰,日断归鸿隔楚云》。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江边黄昏的景象,通过这个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江头斜日草初薰”,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江边黄昏的景象,夕阳西下,江边的草地上散发着初夏的温暖气息。这里的“草初薰”不仅描绘了季节和环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 “日断归鸿隔楚云”一句,诗人通过描绘鸿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与远方亲人相隔千里的无奈和思念之情。鸿雁传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表达思念和牵挂的方式,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旧日因居相近住,每思家处独思君。”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过去与亲人共同生活的时光,而现在却只能独自思念远方的亲人。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黄昏的景象和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诗中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头斜日草初薰,日断归鸿隔楚云。
旧日因居相近住,每思家处独思君。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楚云

    读音:chǔ yún

    繁体字:楚雲

    意思:(楚云,楚云)

    1.楚天之云。
    《晋书天文志中》:“韩云如布,赵云如牛,楚云如日,宋云如车。”

    2.比喻女子秀美的髮髻。

  • 斜日

    读音:xié rì

    繁体字:斜日

    意思: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梁简文帝《纳凉》诗:“斜日晚骎骎,池塘生半阴。”
    宋·王安石《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纳兰性德《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