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并州刘密学见寄》 密地再归知不出,莫将竹马约童蒙。

密地再归知不出,莫将竹马约童蒙。

意思:秘密地再次回到知道不出,不要将竹马约幼稚。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和并州刘密学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还如裴度镇河东》,这不仅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历史事件,裴度在唐宪宗时期曾镇守河东,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首诗的作者通过裴度的事迹,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和信心。 首联“钟鼓久喧刁斗静,旌幢一指雁门空”,描述了裴度镇守河东,平定叛乱后的场景。钟鼓声消停了,战时的警报也解除了,雁门关不再有战事,这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和平。 颔联“潇湘故友参时务,燕赵佳人接士风”,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和对各地人民的赞扬。作者的朋友们应该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他们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燕赵等地的人民也具有优秀的品质和风气,这些都是国家统一的基石。 颈联“密地再归知不出,莫将竹马约童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他希望友人能够再次回到国家的重要岗位,继续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做出贡献。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儿时的游戏,要时刻保持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关心。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和信心,通过裴度的事迹,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人民的赞扬,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还如裴度镇河东。
百万军民畏爱中。
钟鼓久喧刁斗静,旌幢一指鴈门空。
潇湘故友参时务,燕赵佳人接士风。
密地再归知不出,莫将竹马约童蒙。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童蒙

    读音:tóng méng

    繁体字:童蒙

    英语:childish ignorance

    意思:
    1.幼稚愚昧。
    《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朱熹本义:“童蒙,

  • 竹马

    读音:zhú mǎ

    繁体字:竹馬

    英语:hobbyhorse

    意思:(竹马,竹马)

    1.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

  • 密地

    引用解释

    1.机要之地。谓枢要职务。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先皇开创之初,寻居密地;陛下纂承之后,再入中书。蒙二圣之深知,当两朝之大用。”

    2.人迹罕至之地,隐秘之地。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密地数百里,崇山峻岭,沟汊分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拿获》:“捕壮拿获逃人,必先於密地,拷供旗色主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