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兴》 圣道由书传,秉畀火于秦。

圣道由书传,秉畀火于秦。

意思:圣人之道由书籍,拿给火在秦国。

出自作者[宋]张镃的《杂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儒家思想对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性,以及儒家学者在推动这种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首句“圣道由书传,秉畀火于秦”中,“圣道”指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原则。“书传”则是指儒家经典,如《诗》、《书》、《易》、《礼》、《春秋》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而“秉畀火于秦”则暗示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表达了对这种破坏文化、扼杀思想的行径的强烈谴责。 “汉兴反秦暴,见儒犹骂嗔”一句中,“汉兴”指汉朝的兴起,与秦朝的暴政形成对比。“见儒犹骂嗔”则表达了儒家学者在当时社会受到的待遇,即被骂被责备,表现出对当时社会对儒家思想的误解和排斥的不满。 “董子惟有志,耿耿谁与陈”中的“董子”指的是董仲舒,他是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思想。“耿耿谁与陈”表达了董仲舒的思想和主张无人理解和支持的无奈和悲愤。 最后一句“使时三策行,焉老诸侯宾”中,“三策”指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三策”,表达了如果能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仁政,就能够使诸侯宾服,社会安定。这表达了对儒家思想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信心,以及对儒家学者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赞美和对儒家学者的同情,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公平和道德伦理的追求,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和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圣道由书传,秉畀火于秦。
汉兴反秦暴,见儒犹骂嗔。
董子惟有志,耿耿谁与陈。
使时三策行,焉老诸侯宾。

关键词解释

  • 圣道

    引用解释

    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汉 扬雄 《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