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怀刘使君》 何不学山公,酩酊还倒载。

何不学山公,酩酊还倒载。

意思:为什么不学山公,喝得大醉回倒载。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怀刘使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地方官员的年轻有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这位官员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风度、才干和品格,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关心。 首先,诗中描述了这位官员在河内的生活,他春游丹水,欣赏花木,与民同乐,尽显他的亲和力和才情。他走马而来,人们纷纷向他看去,表现出他的威望和影响力。诗中还描绘了他半醉归来的情景,插花红簇队,更显出他的豪放不羁。 接着,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期望和关心。他希望这位官员能够像山公一样,饮酒尽兴,不拘小节,同时也希望他能保持心胆不琐碎,慷慨面对困难。诗中还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关心,即使他因为诽谤而被贬谪,虽然离开了人民,但人民仍然爱戴他。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并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关心。他认为这位官员的行为是值得效仿的,即使在遭受挫折时也不应感到后悔。他希望这位官员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品格和行为,为百姓谋福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地方官员的诗歌,通过对这位官员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和期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官员品格和行为的赞美和期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我从仲父,三年在河内。
春游丹水上,花木弄粉黛。
人夸走马来,尽眼看没背。
薄暮半醉归,插花红簇队。
使君今少年,时往劝耕耒。
安行过树下,野杏正破纇。
何不学山公,酩酊还倒载。
令人知使君,心胆不琐碎。
切莫惩妇翁,慷慨临并代。
一朝由谤谪,虽去民苦爱。
实计幸不幸,岂较进与退。
因书寄此怀,绳墨老且悔。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山公

    读音:shān gōng

    繁体字:山公

    意思:
    1.晋·山涛的别称。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郭奕已心醉,山公非虚觏。”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曹松》:“尤长启事,不减山公。”

  • 酩酊

    读音:mǐng dǐng

    繁体字:酩酊

    短语:醉醺醺 酩酊大醉

    英语:ebriety

    意思:大醉貌。
    汉·焦赣《易林井之师》:“醉客酩酊,披髮夜行。”

  • 何不

    读音:hé bù

    繁体字:何不

    英语:why not

    意思:犹言为什么不。表示反问。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孟子尽心上》:“

  • 倒载

    读音:dǎo zài

    繁体字:倒載

    意思:(倒载,倒载)
    I
    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唐·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