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桓鸟集人烟断,丛构狐鸣夕磷多。
意思:井桓鸟集人烟断绝,丛构成狐狸的叫声晚上磷多。
出自作者[明]于鉴之的《闻警二首(乙亥三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群盗因循、陵寝罢敝、人烟断绝、狐鸣夕磷的荒凉景象,以及酒客和书生们的无奈和反抗。诗人通过描绘这种荒凉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首句“群盗因循玩木鹅”,描绘了一个混乱无序、无所事事的群盗世界,他们只顾玩弄木鹅,逍遥自在,无心进取。
“忍言陵寝罢谁何”则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无奈,陵寝是皇家墓地,代表着皇家的尊严和权威,而如今却无人问津,表达了社会的衰败。
“井桓鸟集人烟断,丛构狐鸣夕磷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荒凉景象,井边、村落里鸟儿聚集,却没有一丝人烟,丛林中狐狸鸣叫,夜晚则多出许多磷火。
“酒客狂曾挥蔗杖,书生弱亦弄枝戈。”这两句描绘了酒客和书生们的无奈和反抗。酒客挥舞蔗杖发泄,书生们虽然弱小,但也拿起树枝作为武器进行反抗。
最后,“三千精骑夸邢邵,残墨拚将楯鼻磨。”描绘了邢邵的精锐骑兵的威武,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反抗力量的微弱和无奈。人们只能用残余的墨水与楯鼻磨来抵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人通过酒客和书生们的形象,展现了普通民众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反抗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无力和失望。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讽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