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羞容止。
意思:燕、赵羞举止。
出自作者[南北朝]萧衍的《戏作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文辞描绘了洛水女神宓妃的美丽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之情。
首句“宓妃生洛浦”,直接点明主题,描绘了洛水女神的出生地——洛浦,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游女发汉阳”,这里用“游女”指代宓妃,而“发汉阳”则描绘了她从汉阳出发,一路行至洛浦的情景。
“妖闲逾下蔡”,这句诗中的“妖闲”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宓妃的美丽和优雅,而“逾下蔡”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神秘和魅力。
“神妙绝高唐”,这里用高唐神来比喻宓妃的神妙之处,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比喻和排比的手法,进一步描绘了宓妃的美丽和神奇。“绵驹且变俗,王豹复移乡”,这里用两个典故来形容宓妃的美可以改变风俗,使人从乡野之人变成有教养的人。“况兹集灵异”,进一步强调了宓妃的神奇之处。
最后几句诗,“岂得无方将,长袂必留客”,表达了人们对宓妃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人们对她的追求和向往。“清畦咸绕梁,燕赵羞容止”,进一步描绘了宓妃的美丽和神奇,使人感到自己的美丽和气质都无法与之相比。“西妲惭芬芳”,这里用西妲来比喻其他美丽的女子,但她们与宓妃相比,却显得黯然失色。“徒闻殊可弄,定自乏明珰”,这里表达了对宓妃的向往之情,但也暗示了人们对她的追求可能会遭遇困难。
整首诗以优美的文辞描绘了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典故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