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

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

意思:我来也什么事,徘徊观望云山峰。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全文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废圃的秋景,并通过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孤寂、落寞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荒凉废圃秋,寂历幽花晚”,以秋天和晚上的荒凉废圃为背景,营造了冷清、落寞的氛围。秋天的废圃,花落草枯,一片荒凉,诗人以此为背景,引出了内心的孤独感。 颔联“山城已穷僻,况与城相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山城已经偏僻,更何况这个废圃还在城市的远处,更加孤立无援。这两句诗加深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感受。 颈联“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个荒凉的地方无事可做,只能徘徊不定,望着远方的山峰。这里的“徙倚”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神不定,无所适从。 尾联“不见苦吟人,清樽为谁满”,诗人以苦吟诗人和清樽为喻,表达了没有人陪伴自己分享心情的孤独感。没有知音相伴,清樽美酒也为谁而满呢? 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凉废圃的秋景,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孤独、落寞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荒凉废圃秋,寂历幽花晚。
山城已穷僻,况与城相远。
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
不见苦吟人,清樽为谁满。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徙倚

    读音:xǐ yǐ

    繁体字:徙倚

    英语:pace up and down

    意思:犹徘徊;逡巡。
    《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王逸注:“彷徨东西,意愁愤也。

  • 望云

    读音:wàng yún

    繁体字:望雲

    意思:(望云,望云)

    1.犹望气。
    《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

  • 何事

    读音:hé shì

    繁体字:何事

    英语:what

    意思: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方干《经周处士故居

  • 亦何

    读音:yì hé

    繁体字:亦何

    意思:何其;多么。
    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阙之徒,知其所云为哉!”唐·杜甫《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方文《宋遗民咏赵子

  • 倚望

    读音:yǐ wàng

    繁体字:倚望

    意思:
    1.谓父母倚门望子。
    唐·岑参《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诗:“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参见“倚门”。

    2.依赖敬仰。

  • 云巘

    读音:yún yǎn

    繁体字:雲巘

    意思:(云巘,云巘)
    高耸入云的山峰。
    南朝·梁·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闢闱风岫,通气云巘。”
    宋·王质《水调歌头九日》词:“云巘在空碧,天宇共高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