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湿昏黄。
意思:细雨湿昏暗。
出自作者[宋]邓肃的《菩萨蛮·萋萋欲遍池塘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的开头“萋萋欲遍池塘草。轻寒却怕春光老。”就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萋萋,是草长莺飞的自然之声,而“欲遍池塘草”则描绘了春草蔓延,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轻寒却怕春光老”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珍视和喜爱,害怕春天的逝去,因为那意味着生机和活力的消失。
接下来,“微雨湿昏黄。梨花啼晚妆。”描绘了微雨洒落,湿润了黄昏的景色,梨花在雨中显得更加娇嫩,就像在哭泣晚妆一样。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梨花拟人化,使它有了人的情感和动作。
“低垂帘四面。沈水环深院。”描绘了四周低垂的窗帘,暗示着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沈水环深院,则描绘了庭院深深,环境优雅,充满了宁静和安详。
“太白困鸳鸯。天风吹梦长。”最后两句是诗的点睛之笔。太白困鸳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困字用得巧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留恋。而天风吹梦长,则表达了作者梦想的悠长和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安静舒适的春天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 黄昏杏花微雨。-- 出自《玉漏迟·絮花寒食路》作者:[宋]楼采
- 微雨後。-- 出自《谒金门·微雨後》作者:[宋]许棐
- 柳塘微雨。-- 出自《减字木兰花·柳塘微雨》作者:[宋]米友仁
- 微雨。-- 出自《侧犯 咏芍药》作者:[宋]姜夔
- 微雨如酥。-- 出自《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作者:[宋]苏轼
- 微雨霁。-- 出自《喜迁莺·一阳初起》作者:[宋]无名氏
- 连日阴沉微雨。-- 出自《昭君怨 泉州洞真观书于东壁》作者:[元]尹志平
- 微雨初晴。-- 出自《忆瑶姬·微雨初晴》作者:[宋]蔡伸
- 微雨後。-- 出自《摸鱼儿·怪西风》作者:[宋]卢祖皋
- 廊上月昏黄。-- 出自《菩萨蛮·簟纹双映冰肌艳》作者:[宋]刘焘
- 昏黄欲掩门。-- 出自《菩萨蛮·月天遥照寒窗雪》作者:[宋]赵子崧
- 怕昏黄。-- 出自《江城子·涌金门外上船场》作者:[宋]刘辰翁
- 又昏黄。-- 出自《江城子·涌金门外上船场》作者:[宋]刘辰翁
- 又昏黄。-- 出自《杨柳枝·挼碎梅花一断肠》作者:[宋]葛长庚
- 昏黄未掩门。-- 出自《菩萨蛮·远山眉映横波脸》作者:[宋]晁端礼
- 黄秀才,黄秀才,既修真,须且早,人间万事何时了。-- 出自《题桐柏山黄先生庵门》作者:[唐]吕岩
- 黄-- 出自《狐绥绥》作者:[明]史鉴
- (题黄蜀葵)-- 出自《句》作者:[唐]伊梦昌
- 暮云黄。-- 出自《江城子·十分雪意却成霜》作者:[宋]刘光祖
- 争得见黄-- 出自《望江南·分明道》作者:[元]李真人
- 阶庭风叶黄。-- 出自《阮郎归·寒阴漠漠夜来霜》作者:[宋]刘镇
- 黄-- 出自《瓜园诗(并序)?》作者:[唐]王维
- 菊花黄後。-- 出自《鹊桥仙·菊花黄後》作者:[宋]韩元吉
- 营养黄芽。-- 出自《四仙韵 赠徐玄之》作者:[元]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