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舟对君日将暮,目送南云指归路。
意思:停船回答你天将晚,目送南云指着归路。
出自作者[明]高棅的《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离别哀思的诗,以富有情感的意象和深沉的内敛力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怅然。
首联“置酒台江上,怅然伤解携。”开篇点题,直接表达了诗人与亲友离别时的伤感情绪。“怅然”二字,既是对离别之痛的直接描述,也是对全诗情感基调的奠定。
颔联“番禺天万里,矫首南云低。”描述了诗人遥望远方,看到天际云涌,不禁感慨万分。这里的“番禺天万里”既展示了空间的辽远,也隐喻了诗人与亲友之间的隔阂。
颈联“停舟对君日将暮,目送南云指归路。”诗人停下舟,面对着即将落山的太阳,目送着南去的云朵,象征着亲友的离去。这里的描绘充满了无奈和不舍。
尾联“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以浩荡的江水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重逢的无限期待。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寄寓了深厚的情感,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全诗语言流畅,韵律优美,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 响溢南云。-- 出自《赠郑曼季诗四首 高冈》作者:[魏晋]陆云
- 南云新有雁。-- 出自《重叠金/菩萨蛮》作者:[宋]赵善扛
- 南云应有新雁。-- 出自《碧牡丹·翠袖疏纨扇》作者:[宋]晏几道
- 泪向南云满。-- 出自《寄远其五》作者:[唐]李白
- 极目南云无过雁。-- 出自《定风波 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作者:[宋]辛弃疾
- 春风归路长。-- 出自《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作者:[宋]李之仪
- 万里蓬莱归路。-- 出自《水调歌头·世事不须问》作者:[宋]韩元吉
- 马蹄归路滑。-- 出自《谒金门·金榜揭》作者:[宋]吴泳
- 归路月明山上-- 出自《渔歌子 滏水集三》作者:[元]赵秉文
- 归路茫茫。-- 出自《采桑子·老僧头白焦山顶》作者:[清]孙枝蔚
- 临平归路。-- 出自《解语花·轻雷殷殷》作者:[宋]张艾
- 吾归路。-- 出自《失调名》作者:[宋]叶李
- 孟秋首归路。-- 出自《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已》作者:[唐]陈子昂
- 始得傍归路。-- 出自《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梦里云归路。-- 出自《蓦山溪·山围江暮》作者:[宋]黄庭坚
- 目送飞鸿杳。-- 出自《菩萨蛮 题钱德钧水村图 珊瑚木难卷二》作者:[元]陆祖允
- 目送征鸿去。-- 出自《菩萨蛮·飞云障碧江天暮》作者:[宋]杨冠卿
- 目送落霞江浦。-- 出自《昭君怨·人在醉乡居住》作者:[宋]刘光祖
- 目送冥飞-- 出自《南乡子 秋日旅怀》作者:[元]王结
- 目送楚云空。-- 出自《浪淘沙·目送楚云空》作者:[宋]幼卿
- 目送斜阳岸。--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竹月道人
- 目送飞鸿远。-- 出自《桃源忆故人·小园雨霁秋光转》作者:[宋]朱敦儒
- 目送残晖。-- 出自《偷声木兰花·画桥浅映横塘路》作者:[宋]张先
- 目送归鸿。-- 出自《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作者:[宋]贺铸
- 极目送云竹。-- 出自《昭君怨·隔叶乳鸦声软》作者:[宋]赵长卿
- 且停舟。-- 出自《江城子·积雨陂塘五月秋》作者:[元]舒*
- 停舟处。-- 出自《调笑/调笑令》作者:[宋]洪适
- 停舟忆旧时。-- 出自《阮郎归·西城北渚旧追随》作者:[宋]晁补之
- 柳外莫停舟。-- 出自《浪淘沙·斜日挂汀洲》作者:[宋]李曾伯
- 无处寄相思,停舟采芳杜。-- 出自《过荷叶浦》作者:[明]徐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