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隋王鼓吹曲 郊祀曲》 锵锵玉銮动。

锵锵玉銮动。

意思:锵锵玉銮动。

出自作者[南北朝]谢朓的《隋王鼓吹曲 郊祀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一种宗教祭祀活动的盛况,表达了人们对神祇的敬仰和祈福的心情。整首诗气氛庄重,充满了神圣感。 “六宗禋配岳,五畤奠甘泉。”这两句诗描述了祭祀的场景,其中“六宗”指的是六个神灵,“禋配岳”是指在祭祀中,将祭品献给山岳之神。而“五畤”则是指五个祭坛,“奠甘泉”是指在祭坛上献上甘美的泉水。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祭祀活动,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敬意。 “整跸游九阙,清箫开八埏。”这两句诗描绘了祭祀队伍整齐有序地穿过九重宫阙,清脆的箫声响彻八方。这里的“整跸”和“清箫”营造了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 “锵锵玉銮动,溶溶金障旋。”这两句诗进一步描述了祭祀队伍的行进情况,其中“锵锵”形容玉銮的声音清脆悦耳,“溶溶”则形容金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祭祀活动的盛大场面。 “郊宫光已属,升柴礼既虔。”这两句诗表达了祭祀活动已经达到高潮,郊宫的光芒已经归属于神灵,升柴祭神的礼仪也十分虔诚。这里的“光已属”和“礼既虔”突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和信仰。 “福响灵之集,南岳固斯年。”这两句诗作为结尾,表达了人们祈福的心愿和神灵降福的场景,其中的“福响”和“灵之集”都寓意着神灵的庇佑和降福。而“南岳固斯年”则表达了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通过描绘祭祀活动的盛况和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展现了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探索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宗禋配岳。
五畤奠甘泉。
整跸游九阙。
清箫开八埏。
锵锵玉銮动。
溶溶金障旋。
郊宫光已属。
升柴礼既虔。
福响灵之集。
南岳固斯年。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关键词解释

  • 锵锵

    读音:qiāng qiāng

    繁体字:鏘鏘

    英语:a tinkle

    意思:(锵锵,锵锵)

    1.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
    《诗大雅烝民》:“四牡彭彭,

  • 玉銮

    读音:yù luán

    繁体字:玉鑾

    意思:(玉銮,玉銮)

    1.车铃的美称。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序》:“察之上代,则奚期·吉甫之徒鸣玉銮于前;视之中古,则相如·王褒之属驰金羁于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