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二》 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意思: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其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渐觉芳郊明媚》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诗,通过对夜雨洗涤后郊野的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渐觉芳郊明媚”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郊外逐渐展现出明媚的春光,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欢快明朗的基调。接着,“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描绘了夜雨的清新和洗涤,使得整个郊野焕然一新,一洗尘埃。 “满目浅桃深杏”一句,通过描绘桃花和杏花盛开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而“露染风裁”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晨露和微风的滋润下更加娇艳欲滴的情景。 “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这两句则描绘了郊野中静谧的池塘、铺展的竹席和青翠的山峦,进一步丰富了郊野的景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殷晴雷”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春天的雷声比作云中的鼓吹声,形象地描绘出春天来临的热闹和欢快。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描绘的画面生动活泼,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通过对不同身份的人(“三千珠履”的富贵者、“十二金钗”的少女们)在春日郊野欢聚的描绘,展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和谐相处、欢乐融融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春日抒情诗,通过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
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
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
殷晴雷。
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徘徊。
集[“旗”的“其”换“与”]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
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上三田下缶]。
且追陪。
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云中

    读音:yún zhōng

    繁体字:雲中

    意思:(云中,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
    《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注:“云中,云神所居

  • 蓬莱

    读音:péng lái

    繁体字:蓬萊

    英语:Peng Lai

    意思:(蓬莱,蓬莱)

    1.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

  • 鼓吹

    读音:gǔ chuī

    繁体字:鼓吹

    短语:树碑立传

    英语:beat the drum for

    意思:I

    1.宣扬;宣传。
    唐·杜甫《进<雕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