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微香。
意思:疏影微香。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全文赏析
【注释】:
原序: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东坡爱和僧人交往,喜欢谈禅说法,这首词既是应和尚的请求而作 ,其中透露出禅机。词前有小序,来介绍这种创作背景。
“双龙对起”,起笔峭拔。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如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腾。词前两句写古松,写的是想象中的幻景。词人乍一见古松,即产生龙的联想,而龙是兴风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见双龙在风雨中翻腾。当时已是傍晚,浓荫遮掩的枝干,若隐若现,极易使人产生烟雨的错觉,故此语似奇幻实真切。
“疏影”句写词人从幻景中清醒过来。眼见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在一片墨绿苍翠之间,他仿佛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个和尚,躺在浓荫下的竹床上,正在沉睡。意境悠然,引人神往。
在如此幽静的环境中 ,一点声响都会特别明显。
作者接下来写:从湖上吹来的风,又清又软;一对喜鹊,飞来树上,叽叽喳喳。此处实乃以动衬静,喜鹊争噪并没有破坏清幽之境,因为人世的纷争更能显出佛门的超脱,鸟儿的鸣叫更能显示境界的幽静。
最后一句写景细致入微,静妙传神。只见在微风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摇动,金红色的凌霄花儿微微颤动。在浓绿的枝叶之中,忽然一点金红,轻飘飘、慢悠悠地离开枝蔓,缓缓而下,渐落渐近,安然无声 。过了好一会儿,又是一点金红,缓缓而下。
好一个物我两忘的恬淡世界!读来只觉禅意涤胸。
这首词的突出特点是对立意象的互生共振。首先是古松和凌霄花。前者是阳刚之美,后者是阴柔之美。
而凌霄花是描写的重点 ,“双龙对起”的劲健气势被“疏影微香 ”、“湖风清软”所软化,作为一种陪衬,统一在阴柔之美中。其次是动与静的对立,“对起”的飞腾激烈的动势和“疏影微香”、“幽人昼梦”静态成对比。鹊的“噪 ”和凌霄花无言的“下”形成对比。
就是在这种对立的和谐之中,词人创造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虚静清空的艺术境界。
相关句子
- 依旧小窗疏影,-- 出自《一萼红 赋红梅,次郭南湖韵》作者:[元]陶宗仪
- 暗香疏影。-- 出自《点绛唇·雪径深深》作者:[宋]王十朋
- 承当疏影横斜。-- 出自《清平乐 赋杏花》作者:[元]王庭筠
- 疏影黄昏月。-- 出自《虞美人·角声吹散梅梢雪》作者:[宋]谢逸
- 冷浸扶疏影。-- 出自《菩萨蛮·日长庭院无人到》作者:[宋]姜特立
- 暗香疏影。-- 出自《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宋]李子正
- 暗香疏影。-- 出自《点绛唇·雪里芳丛》作者:[宋]无名氏
- 暗香疏影。-- 出自《点绛唇·破萼江梅》作者:[宋]无名氏
- 疏影黄昏。--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 年年索尽梅花笑》作者:[宋]辛弃疾
- 翻碎影,度微香。-- 出自《更漏子·竹孤青》作者:[宋]向子諲
- 远路微香趁马。-- 出自《西江月·马趁香微路远》作者:[宋]苏轼
- 红叶微香侵语笑。-- 出自《青玉案·虾须帘上铜钩小》作者:[元]元好问
-
微香来自横网竹。-- 出自《青门引/青门饮》作者:[宋]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