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不欠,触目无边。
意思:经常在不欠,接触眼睛无边。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禅师的,他具有深厚的禅理和卓越的智慧,他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智慧。
“显老明禅,入理深渊”描绘了这位禅师深谙禅理,进入禅的深渊,达到了禅的最高境界。
“文殊为体,妙用普贤”表达了这位禅师具有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普贤菩萨的行愿,能够灵活运用禅理,普度众生。
“凤山得旨,妙契南源”表明这位禅师得到了凤山的精神指引,领悟了南源的禅理真谛。
“三株树下,坐断云烟。金刚作眼,鼻孔辽天”描绘了这位禅师在三株树下静坐,洞察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言谈讽咏,草木皆鲜”表达了这位禅师的言谈举止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连草木都显得新鲜生动。
整首诗充满了对这位禅师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禅的追求和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禅的深邃和智慧,以及禅师们的超凡脱俗和慈悲为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