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经国志,惜不冠貂蝉。
意思:平生经国志,可惜不戴着貂蝉冠。
出自作者[宋]楼钥的《赵待制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官员的,他才华出众,仕途顺利,深受皇帝的赏识,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首句“明主昼三接,清班岁九迁”,描绘了这位官员受到皇帝的频繁召见,并且在朝廷中步步高升。这里的“昼三接”形象地表达了皇帝对这位官员的重视,而“清班岁九迁”则展示了他的晋升速度之快。
“一居周柱中,径上汉甘泉”,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居于中央,犹如立于周朝的柱子之中,而他的地位则可以直达汉朝的甘泉宫。这里用典故来形容他的地位重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重要贡献。
“批敕严东省,抡材上小天”,描述了这位官员的职责和工作。他有权批示各种命令,负责选拔人才,他的工作如同在东省(指吏部)中挥舞斧头,也如同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如同驾驭小天一样。
“平生经国志,惜不冠貂蝉”,最后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他一生都有经世济民的志向,可惜没有机会戴上貂蝉(指高官的冠冕)。这里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未能实现其抱负的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员的受重视、地位、职责、志向等方面,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人才选拔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