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峡》 草木皆倒生,哀叫悲玄猱。

草木皆倒生,哀叫悲玄猱。

意思:花草树木都是倒生,哀叫悲伤黑猴子。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入峡》

全文赏析

这首诗《舟行瞿唐口》是一首描绘瞿唐峡中乘船航行的体验和感受的诗。瞿唐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以其险峻和壮丽而闻名。诗中通过描绘船行峡中的风声、水流、岩石、草木、白云等景象,生动地展现了瞿唐峡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首联“两耳风鸣号,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以风鸣和长江水的描绘,展现了瞿唐峡的险峻和长江的壮丽。风鸣号,形象地描绘了峡中疾风呼啸的声音,给人一种紧张和刺激的感觉。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长江的辽阔和奔腾不息。 颔联“峡门石为户,郁怒水力骄”,描绘了瞿唐峡的入口——峡门,形象地描述了其险峻和气势。郁怒水力骄,则表达了水流在峡中奔腾不息、充满力量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扁舟在峡中的感受、驾驭风浪、转向避开乱石、两山逼近的景象、白盐山的雄伟、草木的倒生等现象,进一步展现了瞿唐峡的壮丽和险峻。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最后几联,诗人回顾了禹益决岷水、摧冈转大石等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古人疏导洪水、治理水患的敬仰和感慨。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当前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瞿唐峡的独特魅力和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以及对当前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舟行瞿唐口,两耳风鸣号。
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
峡门石为户,郁怒水力骄。
扁舟落中流,浩如一叶飘。
呼吸信奔浪,不复由长篙。
捩柁破濆旋,畏与乱石遭。
两山蹙相值,望之不容舠。
渐近乃可入,白盐最雄高。
草木皆倒生,哀叫悲玄猱。
白云缭长袖,零落如飞毛。
缅怀洚水年,惨蹙病有尧。
禹益决岷水,屡与山鬼鏖。
摧冈转大石,破地疏洪涛。
巉巉当道山,斩截肩尾销。
峭壁下无趾,连峰断修腰。
破处不生草,上不挂鸟巢。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哀叫

    读音:āi jiào

    繁体字:哀叫

    意思:
    1.悲惨地唿号。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2.指惨叫声。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每次打下去,接

  • 草木

    读音:cǎo mù

    繁体字:草木

    英语:vert

    意思: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