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
意思:的欢乐如同鸟兽,我的意思又有什么限制。
出自作者[唐]元结的《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豪迈而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生活风貌,对淳朴、自由的生活态度进行了赞美,同时也对教化、规范的社会秩序提出了质疑。
首句“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描绘了沅湘地区广袤的地理风貌,沅湘流经太湖,湖面广阔,山峦叠嶂。而居住在湖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似乎与外界的纷扰隔绝,变得淳朴、愚拙,仿佛是被自然的风光同化了。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这几句描绘了当地儿童在树上捕鱼、捕鸟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与鸟兽同乐,身心自由的生活态度。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社会规范、教化普及的无奈和惋惜,认为这种淳朴自由的生活方式在九州范围内已经消失殆尽。
“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最后,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消失感到惋惜,对圣贤的教化产生了疑问,内心不自觉地踌躇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淳朴、自由生活的赞美,对规范、教化的质疑和惋惜。通过描绘沅湘地区的生活风貌,诗人对人类社会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