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意思:聚石象伏兵,收敛收敛波下立。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过涂荆二山遇暗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淮流两山之间的秋涨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首句“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直接描绘了淮流在两山之间奔腾不息的景象,秋天的涨水在两山之间奔涌,水流湍急,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态感。诗人通过这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主题,为接下来的描绘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诗句“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则进一步描绘了淮流两岸的景色。石头在水中聚集,仿佛隐藏的士兵,静静地等待时机,而波涛则在下面悄然形成。这种描绘方式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淮流两岸,感受着秋天的气息。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一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轻舟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行驶的情景。轻舟在这样的环境中行驶,自然需要极高的技巧和经验,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也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与自然相处。
“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一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行船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果船只的舵已经损坏,那么后面的船只就需要小心谨慎,以免发生追尾事故。这一句提醒人们在行船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觉,确保安全。
最后,“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一句,诗人以一种深深的忧虑结束全诗。随着船只渐行渐远,诗人对淮流深感忧虑,因为寒冷的河滩往往更加危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深关怀,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淮流两山间的秋涨景象,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深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诗中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