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春望后一日登铃珑》 玲珑听我歌,歌彻玲珑愁。

玲珑听我歌,歌彻玲珑愁。

意思:玲珑听我的歌,歌彻玲珑愁。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中春望后一日登铃珑》

全文创作背景

《中春望后一日登铃珑》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一个午后登上铃珑山,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洪咨夔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然而,尽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洪咨夔仍然能够保持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这首诗正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的前两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夏雨三更胜似你。”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认为春风虽然美好,但与他所爱的人相比还是逊色许多;而夏雨则更加珍贵,因为它能滋润大地,使万物生长。这两句话通过对比,突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深厚感情。 接下来的两句“秋霜一夜无痕过,冬雪半日有声来。”则描绘了秋天和冬天的景象。秋霜虽然短暂,但它却能在一夜之间给大地带来变化;而冬雪则是缓慢降临的,但它的到来却伴随着美妙的声音。这两句话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最后两句“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珍惜之情。他认为这样的景色只有在天堂才能看到,而在人间却很难得一见。这两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这种美景的珍贵程度。 总的来说,《中春望后一日登铃珑》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美丽景色,并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和大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出郭暄欲暑,涉林清自秋。
步随目力高,身与山气浮。
飞来辛夷花,拾得莲叶舟。
一声提壶庐。
四顾丛薄幽。
诘屈九曲屏,突兀十二楼。
泉流涧级峻,云起峰阴稠。
左摩紫髯兕,右拂苍鳞虬。
牵衣憩更好,拥策登三休。
上呼笙箫侣,下瞰锦绣州。
豁落不平事,消融无涯忧。
太极浩初判,此山郁相缪。
几人记曾来,老苔蚀琱锼。
玲珑听我歌,歌彻玲珑愁。
有酒且湑我,羲娥雪人头。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玲珑

    读音:líng lóng

    繁体字:玲瓏

    短语:乖巧 趁机 临机应变 敏感 灵 精灵 快 灵活 随机应变 乖觉 灵巧 机巧 机灵 灵敏 便宜行事 见机行事 机警 机智 敏锐 聪 机敏

  • 歌歌

    读音:gē gē

    繁体字:歌歌

    意思:同“哥哥”。
    指父亲。
    《敦煌变文集句道兴本<搜神记>》:“其田章年始五岁,乃于家啼哭,唤歌歌孃孃。”
    蒋礼鸿通释:“‘歌歌孃孃’,即阿耶阿娘。现在浙江·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