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怀二首》 物化逝不留,我兴为嗟咨。

物化逝不留,我兴为嗟咨。

意思:物化去不留,我兴为嗟叹不已。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秋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苦热天气和人生变化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命变化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首段“苦热念西风,常恐来无时”,诗人描述了苦热的天气让他思念起西风,担心它的到来。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苦热的天气来衬托对西风的期待,强化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 “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诗人描述了当清凉之气终于到来时,却又不禁感到凄冷,又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命变化的感慨。 “露冷梧叶脱,孤眠无安枝”,诗人通过描绘露水冷落梧桐叶,表达了自己在孤枕难眠时的无助和凄凉。这句诗以景写情,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物化逝不留,我兴为嗟咨”,诗人感叹万物变化不停,时光流逝不留痕迹,引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这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变化联系起来,深化了主题。 “便当勤秉烛,为乐戒暮迟”,诗人告诫自己要珍惜时光,及时行乐,不要等到迟暮之年再后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命变化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拟人化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时光流逝、人生变化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苦热念西风,常恐来无时。
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
蟋蟀鸣我床,黄叶投我帷。
窗前有栖鵩,夜啸如狐狸。
露冷梧叶脱,孤眠无安枝。
熠燿亦求偶,高屋飞相追。
定知无几见,迫此清霜期。
物化逝不留,我兴为嗟咨。
便当勤秉烛,为乐戒暮迟。
海风东南来,吹尽三日雨。
空阶有余滴,似与幽人语。
念我平生欢,寂寞守环堵。
壶浆慰作劳,裹饭救寒苦。
今年秋应熟,过従饱鸡黍。
嗟我独何求,万里涉江浦。
居贫岂无食,自不安畎亩。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物化

    读音:wù huà

    繁体字:物化

    英语:materialize

    意思:
    1.事物的变化。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 兴为

    读音:xīng wéi

    繁体字:興為

    意思:(兴为,兴为)
    举办;施为。
    《史记孝武本纪》:“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
    宋·司马光《论召陕西边臣札子》:“今窃闻陛下复召种谔等诣阙引对,不知陛

  • 嗟咨

    读音:jiē zī

    繁体字:嗟咨

    意思:慨叹。
    《新唐书裴矩传》:“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晨帝所’。”
    元·杨果《翠裙腰绿窗愁》套曲:“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
    明·沈鲸《双珠记珠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