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不骇俗,同朝皆用事。
意思:有智慧的人不惊世骇俗,同朝都用事。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放言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独特视角,通过对“轻肥马上郎”和“枯槁林下士”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清贫生活的向往。
首句“轻肥马上郎,枯槁林下士”,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那些骑在马上的官员们,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而那些生活在林下(林下士,指隐居山林的人)的士人则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贫富差距的不满。
“声名斲自然,势利焚和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势利的社会的批判。社会上的人们过于看重名利,而忽视了个人的真实才华和品德。这种势利的态度,使得人们失去了真正的自我,也使得社会失去了和谐与美好。
“智人不骇俗,同朝皆用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有智慧、有才华的人不畏世俗偏见,坚持自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赞赏。他们不为世俗所动,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在朝中发挥作用。
“物外有华胥,时时梦中至”,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华胥,在这里象征着美好的生活。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摆脱世俗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美好,过上真正的清贫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诗人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意义,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