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拄杖夺拄杖,敲空作响。
意思:不拄杖夺拄杖,用空响。
出自作者[宋]释子益的《偈颂七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有拄杖与拄杖,击木无声》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拄杖为载体,表达了人生的智慧和道理。
首先,“有拄杖与拄杖”表明诗中描述的对象是拄杖,这是一个常见的象征着坚韧和毅力的物品。
“击木无声”是诗中的关键点,它表达了静谧、平和、无欲无求的境界。拄杖击木,本应发出声响,但在诗中却“无声”,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内心平静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是对生活淡然处之,不争不抢,随遇而安的态度。
“无拄杖夺拄杖,敲空作响”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境界。无拄杖的争夺,敲空作响,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满足的境界。这可能意味着,真正的力量并不在于物质的争夺,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还见芭蕉和尚麽,莫妄想”两句,以疑问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看看身边那些如芭蕉一样坚韧不屈的人,看看那些如和尚一样内心平静的人,我们应该明白,真正的强大和内心的平静不是靠妄想和追求物质所能得到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拄杖为载体,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处之,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