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当夏绿,爱此及秋枯。
意思:不爱在夏季绿,爱这个和秋枯。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芦笋的诗,通过对芦笋的生长过程、形态特征以及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芦笋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联“芦笋初似竹,稍开叶如蒲。方春节抱甲,渐老根生须。”描绘了芦笋的初生状态,像竹子一样细嫩,叶子展开后像蒲草一样。接着描述了芦笋从“方春节”到“渐老根生须”的过程,展示了芦笋的生命力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
颔联“不爱当夏绿,爱此及秋枯。”表达了作者对芦笋秋枯之美的喜爱,这与一般植物在夏季翠绿的形象形成对比。芦笋在秋天虽然枯萎,但那种历经风雨、坚韧不拔的气质却更显突出。
颈联“黄叶倒风雨,白花摇江湖。”进一步描绘了芦笋所处的环境,风吹雨打下的黄叶,白花在江湖中摇曳,这为芦笋增添了更多的生命力和美感。
尾联“江湖不可到,移植苦勤劬。”表达了作者对芦笋移植过程的艰辛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芦笋坚韧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安得双野鸭,飞来成画图。”一句,作者想象着如果能有两只野鸭飞来,为画面增添色彩,这无疑是对芦笋坚韧生命力和美丽的一种诗意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芦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这首诗语言质朴,描绘细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自然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