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诗官》 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

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

意思:说的没有罪过闻名的告诫,下游上通上下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采诗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政治讽喻的诗,通过描述采诗官的工作和诗歌创作的背景,表达了对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采诗官的工作,他们负责收集民间诗歌,听取百姓的言论,并将这些信息上达给朝廷。这种工作方式体现了古代中国对民意的重视和对社会稳定的追求。采诗官的角色类似于现代的新闻记者或社会调查员,他们的工作不仅是为了收集信息,更是为了了解民意,反映社会现实。 其次,诗中提到了诗歌的内容和影响。诗歌可以赞美人君,也可以表达百姓的意愿和批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诗歌的批评功能逐渐被削弱,朝廷不再重视讽喻和规劝。这反映了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使得忠臣无法发表意见,谏鼓成为空置的器具。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朝廷和君主的批评。尽管朝廷大门敞开,但人们却只关注祥瑞和德音,而忽略了门前发生的真实事件。这种状况可能导致朝廷决策的失误和社会的动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采诗官的工作和诗歌创作的背景,揭示了政治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它提醒人们关注民意,重视批评和建议,以避免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意义,值得人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
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
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
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
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
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闭。
君耳唯闻堂上言,君眼不见门前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言者

    读音:yán zhě

    繁体字:言者

    意思:指谏官。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二:“仁宗以微物赐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
    宋·岳珂《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时,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言者摘其事,以

  • 无罪

    读音:wú zuì

    繁体字:無罪

    短语:无精打采 无家可归 无可厚非 无权

    英语:innocence

    意思:(无罪,无罪)

    1.没有罪过;没有犯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