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小羌行国字,钟山丞相著新书。
意思:拓跋小羌人行国字,钟山丞相著新书。
出自作者[宋]罗公升的《读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汉字的历史和演变,通过对太初结绳制字的古老方式、庖牺仓颉的贡献、拓跋小羌使用国字以及钟山丞相著新书的描述,展现了汉字的发展和传承。
首句“太初结绳制自好”中,诗人用“太初结绳”象征着文字的起源,用“制自好”表达了对原始记事方式的赞扬。这句诗描绘了人类最早的记事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悠久的文化的敬意。
“庖犧仓颉计益疏”一句中,诗人提到了庖犧和仓颉两位传说中的人物。庖犧是伏羲,被尊为人类之祖,而仓颉则是传说中发明了汉字的人。这句诗表达了汉字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
“拓跋小羌行国字”一句中,诗人提到了拓跋小羌,可能指的是北魏时期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使用国字(即汉字)的习俗,体现了汉字的普及和影响力。
最后,“钟山丞相著新书”一句,诗人提到了钟山丞相,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人物或某部重要著作。著新书的行为象征着知识的创新和传承,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敬仰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汉字历史的描绘,展现了汉字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敬仰和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