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南曲》 但令舟楫渡。

但令舟楫渡。

意思:但令船渡。

出自作者[南北朝]沈约的《江南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采莲图景,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和风情。 首句“棹歌发江潭”以悠扬动听的棹歌开篇,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之中。江潭之上,轻舟荡漾,歌声悠扬,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悠扬的感觉。 接着,“采莲渡湘南”描绘了采莲的场景,将读者引入了繁华忙碌的劳作画面。在湘南的水域,采莲人们忙碌地采摘着莲蓬,一叶叶小舟穿梭其间,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 “宜须闲隐处,舟浦予自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闲适生活的向往。在这宁静的水乡,诗人深知舟浦的曲折,展现了他对这片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熟悉。 “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篸”这两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采莲人的形象。他们的罗衣织成了带子,显得轻盈飘逸。而堕马般的发型上插着碧玉篸,给人一种端庄秀美的感觉。 最后两句“但令舟楫渡,宁计路崭嵌”表达了诗人对于航行的决心和勇气。只要能够乘船渡过水域,诗人不会畏惧路途的艰险和曲折。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繁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采莲人的美丽形象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棹歌发江潭。
采莲渡湘南。
宜须闲隐处。
舟浦予自谙。
罗衣织成带。
堕马碧玉篸。
但令舟楫渡。
宁计路崭嵌。
作者介绍 沈约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

关键词解释

  • 舟楫

    读音:zhōu jí

    繁体字:舟楫

    英语:ships; vessels

    意思:
    1.《诗卫风竹竿》“桧楫松舟”毛传:“楫所以櫂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后以“舟楫”泛指船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