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单父琴犹在,莫厌东归酒未醒。
意思:也知道单父琴还在,没有满足东归酒还没醒。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摄新城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赞美了诗人丈夫在历经五年苛政之后,终于得以解脱,重获生活的喜悦。诗中通过对丈夫的赞美,也表达了对过去苛政的痛恨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首句“五年苛政甚虫螟”,诗人用“苛政甚虫螟”来形容过去的五年政治环境之恶劣,如同虫螟之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里诗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政治环境的极度不满和痛恨。
“深喜夫君已戴星”,诗人对丈夫终于得以解脱苛政感到非常高兴,用“戴星”来形象地表达了丈夫的解脱,如同从虫螟中解脱出来,重获自由。
“大族不唯专礼乐”,诗人赞美丈夫不再被大族所束缚,不再只注重礼乐之教,而是更加注重民生,体现了丈夫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
“上才终是惜生灵”,诗人进一步赞美丈夫的善良和仁爱,他始终珍惜生灵,关心百姓的疾苦,体现了丈夫的仁政思想。
“亦知单父琴犹在”,诗人用“单父琴”来形象地表达丈夫的政治理念和仁政思想,表明丈夫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
“莫厌东归酒未醒”,诗人劝诫丈夫不要因为政治环境的改变而厌倦东归,不要因为酒醉而忘记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关心和鼓励。
“二月春风何处好”,最后两句诗人以景结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何处好”三字意味深长,既表达了对过去苛政的否定,又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丈夫的赞美和对过去苛政的否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丈夫的关心和鼓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情味和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