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意思:石田收薄妇女饥荒,每年晚上太冷怎么能度。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秋风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川渡的秋景和山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描绘了秋风萧瑟、河水碧绿的景象,以及飞行的白鹭。萧萧秋风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而河水碧绿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这也为后面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描绘了山民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的场景。他们砍伐树木,希望能制成梁材,而在落日的余晖中,他们带着一天的收获下山回家。这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山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难。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胯”进一步描述了山民的生活状况。在山头,九月的严寒已经使山上的树木结满了冰花,山民们只好以柴薪当衣服来取暖。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山民生活的困苦。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批判。石田是贫瘠的田地,收成微薄,孩子们因为饥饿而啼哭,而岁末严寒,这样的生活如何度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洛川渡的秋景和山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中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