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姑苏台同年会次袁说友韵》 已不消桃李争春,且向桑榆共夕晖。

已不消桃李争春,且向桑榆共夕晖。

意思:已经不消桃李争春,并且向太阳共同夕晖。

出自作者[宋]詹体仁的《姑苏台同年会次袁说友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岁月的流逝。诗人通过描绘秋天鸿雁南飞,燕子北归的景象,表达了人生在世,朋友相聚的机会稀少,而能够相依相伴的朋友更是难得。诗人提到海内弟兄,吴中贤士,这些都是诗人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共享欢乐,共度时光。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青春年华的无奈和感慨,他说桃李争春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只能向桑榆共夕晖,也就是说,他已经过了年轻的时候,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去追求春天的美好,只能在夕阳下感叹岁月的流逝。 最后,诗人回首慈恩旧题处,年华心事逐云飞。这里的“慈恩旧题处”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和朋友一起游玩的地方,他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而现在,这些回忆就像云一样随风飘散,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中。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用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鸿社燕巧相违,从古交游会合稀。
海内弟兄今有几,吴中贤士得相依。
已不消桃李争春,且向桑榆共夕晖。
回首慈恩旧题处,年华心事逐云飞。

关键词解释

  • 桑榆

    解释

    桑榆 sāngyú

    (1) [sunset]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 [old age] 比喻晚年

    桑榆晚景

  • 桃李

    读音:táo lǐ

    繁体字:桃李

    短语:学习者 学员 生 学童 学生

    英语:one\'s pupils or disciples

    意思:
    1.桃花与李花。

  • 不消

    读音:bù xiāo

    繁体字:不消

    英语:To not need.

    意思:
    1.抵不上;不当。
    《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引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王毛仲》:“出其儿以示臣,熟眄褓中曰:此

  • 已不

    读音:yǐ bù

    繁体字:已不

    意思:见“已否”。

    解释:1.见\"已否\"。

    造句:他父母对他已不抱希望了。这种设想已不是科学幻想。她已不是玩玩偶的

  • 夕晖

    读音:xī huī

    繁体字:夕暉

    英语:evening twilight

    意思:1.日暮前余辉映照;夕阳的光辉。

    反义词: 朝晖、夕阳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