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将命至邺诗》 山河不复论。

山河不复论。

意思:山河不管。

出自作者[南北朝]庾信的《将命至邺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感慨的诗。 首联“大国修聘礼,亲邻自此敦”,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外交活动的赞美,通过“大国”和“亲邻”这些词汇,可以看出诗人对国家外交政策的肯定和期待。 颔联“张旜事原隰,负扆报成言”,描述了国家外交活动的具体内容,即张旜事原隰,负扆报成言,也就是在处理外交事务时,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包括地域、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好的外交效果。 颈联“西过犯风露,北指度轘辕”,描述了外交活动的路线和目的地,即经过风露之地,到达目的地,体现了外交活动的艰辛和不易。 接下来的一联是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交欢值公子,展礼觌王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友情和祝福。 接下来的几联则表达了对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何以誉嘉树,徒欣赋采蘩”,“四牢盈折俎,三献满罍樽”,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离别之情的感慨。 最后,“人臣无境外,何由欣此言。风俗既殊阻,山河不复论。无因旅南馆,空欲祭西门”,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好诗,通过对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的赞美和对友人的离别之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国修聘礼。
亲邻自此敦。
张旜事原隰。
负扆报成言。
西过犯风露。
北指度轘辕。
交欢值公子。
展礼觌王孙。
何以誉嘉树。
徒欣赋采蘩。
四牢盈折俎。
三献满罍樽。
人臣无境外。
何由欣此言。
风俗既殊阻。
山河不复论。
无因旅南馆。
空欲祭西门。
眷然惟此别。
夙期幸共存。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

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

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解释

  • 山河

    读音:shān hé

    繁体字:山河

    短语:海疆 领土 国土 领域 幅员 版图 土地 疆土 河山

    英语:(n)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country\'s land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