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
意思:五十三年又五姓,才知道扫除等真王。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观五代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唐朝末年政治状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人民受苦的同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感慨。
首联“自从唐季坠皇纲,天下生灵被扰攘”,直接点明唐朝末年的政治状况,即皇纲坠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深受其害。这一描述为整首诗定下了沉郁的基调。
颔联“社稷安危悬卒伍,朝廷轻重系藩方”,进一步描绘了当时国家局势的严峻。国家安危维系在军队之中,朝廷的荣辱得失则与各个藩镇息息相关。这表明当时政治动荡,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
颈联“深冬寒木固不脱,未旦小星犹有光”,以自然景象象征当时社会的顽强生命力。即使在严寒的冬季,树木依然坚韧不屈,小星星在黎明前仍发出微弱的光。这里暗喻人民在苦难中依然坚韧不拔,而那些未被朝廷遗忘的将领和士兵也在暗中积蓄力量。
尾联“五十三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以时间跨度来描绘唐朝的衰落过程,暗示了新的力量正在孕育中,等待着真王的到来。这一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唐朝末年政治状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人民受苦的同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感慨。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希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