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礼部移竹次韵李员外文叔》 此郎乃在此,无乃材亦散。

此郎乃在此,无乃材亦散。

意思:这个小伙子就在这里,无论是材料也散。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礼部移竹次韵李员外文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东南地区美丽的树木,因其直干而被伐。诗人借此感叹,像这样稀疏的树木,竟然还能被赏识并玩耍。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才华不被重视的感慨,并引用了古代贤臣吉甫和枚叔的故事,来表达对忠诚勤勉的赞美和对混乱无序的鄙视。 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坐狂得冷,面对着头戴岸帻的竹子,心中想着编写书籍,充实白虎观的学问。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子猷的愧疚,认为自己无法像他一样倚楹长叹,抒发内心的苦闷。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被重视的感慨,以及对忠诚勤勉的赞美和对混乱无序的鄙视。同时,通过描述自己坐狂得冷和对子猷的愧疚,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南之美者,见伐以直干。
岂如此君疏,犹作此郎玩。
此郎乃在此,无乃材亦散。
平生吉甫颂,意鄙枚叔乱。
坐狂得此冷,对竹头帻岸。
尚思杀青书,充宇白虎观。
恐此愧子猷,还成倚楹叹。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乃在

    读音:nǎi zài

    繁体字:乃在

    解释:1.犹乃才。仅仅。在,通\"才\"。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