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意思: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佛教徒集会场景的诗,通过对会稽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们对清净佛法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首句“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诗人描绘了寒山白云缭绕的景象,这正是佛教徒所向往的清净之地。而“法侣自招携”则表明这是一场由佛教徒自发组织的聚会,他们相互招引,共同来到这里。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两句,诗人通过描绘山路、城下、松门、水边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幽静、清新的环境,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仙境之中。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两句,诗人借用了沃洲、武陵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清净佛法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沃洲是佛教胜地,被誉为“山中宰相”的谢灵运曾在此修行;武陵则是桃花源的典故,代表了尘世的繁华与纷扰。诗人表示自己不会沉迷于尘世的纷扰之中,而是选择前往清净之地。
最后“仿佛遥看处,秋风是会稽”两句,诗人描绘了会稽山的秋景,表达了对会稽山的向往之情。会稽山是佛教胜地之一,诗人通过描绘秋景,表达了对清净佛法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会稽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们对清净佛法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幽静、清新的环境,使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与平和。同时,诗人也通过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清净佛法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佛教题材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