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
意思:岁月像穿梭。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光亭下》
全文赏析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春光亭下的流水为引子,通过比喻岁月如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诗中描绘了白发苍苍的老朋友重逢的场景,以及世事无常、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以青松守岁寒的形象,表达了对清廉自守、不随波逐流的敬仰和自愧之情。
首句“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诗人以春光亭下的流水为象征,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流水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它曾经流淌过春天的花朵,带走夏天的阳光,如今却在哪里呢?这句诗以疑问的形式,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这句诗以“岁月如梭”形容时间的流转,如同梭子一样快速穿梭。而“白首相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重逢的感慨,面对着白发苍苍的老朋友,诗人不禁想问:“怎么办呢?”这句诗充满了对时间无情、人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这句诗以“故人重见”表达了老朋友重逢的喜悦,但“世事年来千万变”则揭示了世事的变迁,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这句诗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又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这句诗以“官况阑珊”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疲惫,而“青松守岁寒”则表达了诗人对清廉自守、不随波逐流的敬仰和自愧之情。青松代表着坚韧和耐寒,它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原则,这种精神让诗人感到惭愧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亭下流水的感慨,引出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并通过老朋友重逢、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清廉自守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