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捉船行》 争执汹汹路人拥。

争执汹汹路人拥。

意思:争执气势汹汹过路人拥有。

出自作者[清]吴伟业的《捉船行》

全文创作背景

吴伟业的《捉船行》的创作背景是清代初期,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船民除了受繁重的租税剥削外,他们的船只还常常被官府强行扣压,被征去运输士兵。在这种情况下,船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向差官输纳银钱以求得解脱。吴伟业目睹了船民百姓的这种苦难,深感同情,于是创作了这首《捉船行》,以揭露官吏的恶行,反映清廷暴虐统治下江南水乡的民生疾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辞船小要何用?
争执汹汹路人拥。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题敛钱送。
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彭插旗马头住。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关键词解释

  • 汹汹

    读音:xiōng xiōng

    繁体字:洶洶

    短语:尘嚣 喧哗 哗 哗然 哄然 嚷 吵闹 喧嚣 聒耳 喧嚷 沸腾 沸沸扬扬 吵 乱哄哄 鼓噪 喧闹 七嘴八舌 闹哄哄 闹 聒噪 鼎沸 烦嚣 喧腾

  • 争执

    读音:zhēng zhí

    繁体字:爭執

    短语:争议 争 计较

    英语:dispute

    意思:(争执,争执)
    谓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宋·司马光《议可札子》

  • 路人

    读音:lù rén

    繁体字:路人

    短语:生人 外人 闲人 局外人 陌路 异己 旁观者 陌生人

    英语:passerby

    意思:I

    1.指路上的行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