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尹瞻驾部监灵仙观》 愿效陶渊明,翦纱为破巾。

愿效陶渊明,翦纱为破巾。

意思:愿效陶渊明,剪纱为破头巾。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尹瞻驾部监灵仙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先,诗中通过对比天地如转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认为人生就像磨盘中的一粒粒尘埃,一落入大化手中,就变成了新鲜的事物,而如果不被利用,就会像流水一样不断逝去,最终化为尘埃。这种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让人深思。 其次,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看到日月行无穷,过尽千万春,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他希望效仿陶渊明,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与自然亲近,与猿鸟为伍。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也是诗人对生命的一种态度。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期望。他希望友人能够放下世俗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的生活。他希望友人能够像李白一样,将生命与自然相融合,与猿鸟为伍,过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期望。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地如转磨,屑屑今古人。
一落大化手,团品惟其新。
不幸积不用,衮衮同埃尘。
日月行何穷,过尽千万春。
人生占几许,百岁犹比晨。
君求灊山潜,舍去两朱轮。
愿效陶渊明,翦纱为破巾。
山前溪多鳞,山下酒甚醇。
看云举大杓,杓造舒州民。
李白尝爱之,死生曾与均。
此志我亦有,更将猿鸟亲。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陶渊明

    解释

    陶渊明 Táo Yuānmíng

    [Tao Yuanming] (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