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本意(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杨孟载韵)》 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意思:细柳新蒲,都交给杜鹃啼。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本意(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杨孟载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酒醉以后,面对春天归去而引发的怀旧之情。词的上片描绘了春天归去的景象,下片则回忆了三十年前的一些事情,表达了作者的怀旧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首先,作者通过“中酒心情,拆绵肘节,瞢腾刚送春归”等语句,表达了自己醉酒之后,春意已去的感受,进一步强化了对春天逝去的悲伤情感。接着,作者通过描绘“一亩池塘,绿荫浓触帘衣。柳花搅乱晴晖。”等景象,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逝去。 下片中,作者回忆了三十年前的一些事情,表达了作者的怀旧之情。通过“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等语句,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悲伤。同时,作者也通过“惆怅移时。镇无聊、掐损蔷薇。”等语句,表达了自己的心情郁闷和无聊,进一步强化了怀旧情感。 最后,通过“许谁知?细柳新蒲,都付鹃啼。”等语句,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描绘和怀旧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描绘和怀旧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酒心情,拆绵肘节,瞢腾刚送春归。
一亩池塘,绿荫浓触帘衣。
柳花搅乱晴晖。
更画梁、玉翦交飞。
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围。
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
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
惆怅移时。
镇无聊、掐损蔷薇。
许谁知?
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细柳

    读音:xì liǔ

    繁体字:細柳

    英语:Xi Liu

    意思:(细柳,细柳)

    1.初生的嫩柳条。
    《西京杂记》卷四:“枚乘为《柳赋》,其辞曰:‘……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

  • 鹃啼

    读音:juān tí

    繁体字:鵑啼

    意思:(鹃啼,鹃啼)
    相传杜鹃啼声凄苦。因多用以形容人的思念之苦或悲怨之深。
    元·虞集《送王君实御史》诗:“莺满辋川君定到,鹃啼剑阁我思归。”
    元·王元鼎《雁传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