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如裴昭明,罢郡归无宅。
意思:返回到裴昭明,罢郡归没有住宅。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罢郡》
全文赏析
这首诗《自问尔何事,端然信方策。本是鉏犁人,强为簪组客。何尝补万分,徒自劳七尺。还如裴昭明,罢郡归无宅。》是一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自我剖析的诗。它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追求官职和地位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无奈。
首先,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原本是一个农夫,却为了追求权力和地位,被迫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转而成为官僚。然而,他并没有在官场上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贡献,只是徒劳地浪费自己的才华和精力。这种描述揭示了主人公对权力和地位的过度追求,使他失去了自我,成为了社会的附庸。
其次,诗中用裴昭明作为对比,暗示主人公的命运可能也是如此。裴昭明是一个因罢官而归乡的官员,他的故事在诗中象征着主人公的未来可能也会如此。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是无益的,只会带来空虚和失落。
最后,诗中的“自问”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的反思和质疑。他开始质疑自己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什么要追求那些无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东西。这种自我反思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过去的错误行为的悔恨和自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在追求权力和地位过程中的迷失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被外在的荣誉和地位所迷惑,要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