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日本刀歌》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意思:徐福行时的书没有焚烧,逸书百篇现在还活着。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日本刀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件神秘的日本宝刀,并借此勾勒出日本古代的社会风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段至“黄白闲杂鍮与铜”句,诗人对宝刀的外观、材质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宝刀的喜爱和珍视。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述日本的社会风貌,表达出对那个神秘而富饶的岛国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徐福采药淹留的故事,以及百工五种与之居的描述,都显示出诗人对古代日本社会生活的兴趣和理解。这些细节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古代日本画卷。 然而,诗人在诗的末段表达了对宝刀不能传入中国的遗憾,以及对古代典籍不能流传于世的感慨。这反映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深忧虑,也体现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宝刀为引子,描绘了日本古代社会的风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澀短刀何足云。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逸书

    读音:yì shū

    繁体字:逸書

    英语:ancient works no longer extant

    意思:(逸书,逸书)

    1.特指古文《尚书》。因西汉时出自孔子旧宅壁中,未立博士传之

  • 徐福

    读音:xú fú

    繁体字:徐福

    英语:Xu Fu

    意思:即徐市。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三四:“徐市又作福者,市与芾同,即

  • 行时

    读音:xíng shí

    繁体字:行時

    英语:in vogue

    意思:(行时,行时)
    时行。谓见重于当时。
    清·李渔《怜香伴欢聚》:“自家京师第一个行时的宾相便是。”

  • 焚逸

    读音:fén yì

    繁体字:焚逸

    意思:亦作“焚轶”。
    烧毁、散失。
    《新唐书刘子玄等传赞》:“臣盗再兴,图典焚逸。”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歆原数三万三千九十卷,固节其猥冗

  • 尚存

    读音:shàng cún

    繁体字:尚存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