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郑熙宁夫玉轩》 良玉本不琢,不音无希声。

良玉本不琢,不音无希声。

意思:良玉本不雕琢,没有声音没有希声。

出自作者[宋]林表民的《寄题郑熙宁夫玉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某人的诗作,表达了对诗人高超的诗歌技艺和对古雅诗歌风格的追求的赞赏。 首联“良玉本不琢,不音无希声。观君命轩意,欲以诗自鸣。”表达了诗人对玉石未经雕琢的原始美感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自然主义倾向。他赞赏诗人的创作意愿,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我,自鸣其声。 颔联“君诗志古调,考击在差韺。”进一步赞美了诗人的诗歌风格,表达了其对古雅诗歌的追求。这里,“考击”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古雅诗歌的严谨考究,如同击鼓一般,节奏分明,富有韵律。 颈联“泠泠涧泉泣,切切溪条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诗歌比作泠泠作响的涧泉和溪条,清脆而动人,进一步展示了诗人诗歌的艺术魅力。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述玉石的价值和珍贵,以及诗歌对高远的贡献,进一步赞美了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艺术价值。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首诗的喜爱和赞赏,认为其难以用言语来评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玉石、诗歌和诗人本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古雅诗歌风格的追求和对诗人才华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良玉本不琢,不音无希声。
观君命轩意,欲以诗自鸣。
君诗志古调,考击在差韺。
泠泠涧泉泣,切切溪条清。
孚尹露涵采,润美月泛英。
昔闻洛山中,种者须其成。
非铖感受价,卖韫那敢轻。
用之荐穹昊,何但鬼神惊。
凉欲觉庭叶,夜疏耿镫惊。
一读一启予,古调真难评。

关键词解释

  • 良玉

    读音:liáng yù

    繁体字:良玉

    意思:美玉。
    《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汉·扬雄《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

  • 希声

    读音:xī shēng

    繁体字:希聲

    意思:(希声,希声)

    1.无声,听而不闻的声音。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