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孔武仲学士见赠》 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

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

意思:虽然恢复在家的人,不被释放手处。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孔武仲学士见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读书的赞美诗,表达了对热爱读书的人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位沉迷于书籍的人,他日夜不停地谈论古今,尽管身处家人之中,却仍然无法放下手中的书。他追求知识的渴望,不惜付出双目的痛苦,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形容自己的书房如同蓬莱仙境一般,书籍堆积如山。 诗中还描述了这位读书人的学识和才华,擅长囷仓之学,笔下生风,能将野鹤、文虎等动物置于书房之中,展现出他的博学多才和想象力。他逐渐衰老,儿女不再哺乳,但他仍然坚持读书,不求回报。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尽管无法为他推荐什么,但内心深感愧疚。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描绘一位热爱读书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真知的价值观,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而深沉的美感。 此外,诗中的比喻和描写也十分生动形象,如将书房比作蓬莱仙境,将书籍堆积如山,笔下生风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韵律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羡君耽读书,日夜论今古。
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
意求五车尽,未惜双目苦。
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
学成擅囷仓,笔落走风雨。
破笼闭野鹤,短草藏文虎。
鬓须忽半白,儿女无复乳。
知君不能荐,愧我终何补。
偶来相就谈,日落久未去。
归鞍得新诗,佳句烂如组。
古风弃雕琢,遗味比乐府。
且复调埙篪,泠然五音举。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释手

    读音:shì shǒu

    繁体字:釋手

    英语:loosen one\'s grip; let go

    意思:(释手,释手)
    放手。前面多加否定词,表示对某事物十分爱好。
    晋·刘琨《答卢谌

  • 在家

    读音:zài jiā

    繁体字:在家

    英语:in

    意思:
    1.居于家;没离家门。
    《书君奭》:“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
    孔传:“我老在家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虽复

    读音:suī fù

    繁体字:雖復

    意思:(虽复,虽复)
    犹纵令。
    三国·魏·嵇康《家诫》:“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自尔承基纂基,保受姓氏,虽复千年一圣,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