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郊祀庆成》 祭兼天地报,仪自祖宗传。

祭兼天地报,仪自祖宗传。

意思:祭兼天地报告,仪从祖宗传。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郊祀庆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祭祀和庆典的诗,通过对一系列事件的描述,展示了社会秩序、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和人民生活等多个层面的信息。 首联“盛礼弥三祀,初元正七年”,交代了祭祀的频繁和时间的久远,以及庆典的起始年份。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即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敬仰。 颔联“祭兼天地报,仪自祖宗传”,表达了对祭祀意义的深入理解,即祭祀不仅是对天地神灵的报答,也是对祖宗的敬仰和传承。 接下来的几联,通过描绘祭品、庆典的盛况、战乱与和平交替、人民的生活状态等,展示了社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秋成通四海,廪实到穷边”可以看出,社会的繁荣和富足不仅限于都市,也惠及了边远地区。 “尘卷跳疆寇,琛来渡海船”这一联,描绘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显示了国家的强大和吸引力。 “人和神亦答,物备礼诚全”表达了人与神之间的互动,以及祭祀的诚心和有效性。 全诗通过对一系列事件的描绘,展示了社会的秩序、信仰、传承、繁荣和多样性,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对仗工整,用典丰富,显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盛礼弥三祀,初元正七年。
祭兼天地报,仪自祖宗传。
讲义金华久,斋心玉食鲜。
秋成通四海,廪实到穷边。
尘卷跳疆寇,琛来渡海船。
人和神亦答,物备礼诚全。
庙室开深靓,郊丘对广圜。
翠帷新秘殿,宝仗溢通廛。
周冕裘缯俭,唐车保介便。
导前多旧德,迎拜或华颠。
荐洁求阴燧,驰诚寄燎烟。
垂精粲星斗,望秩遍山川。
降辂追前躅,回班戒弗虔。
彻絪深屈体,屏盖切承天。
嶰谷灰初应,扶桑日欲躔。
旌旗逐风转,歌舞送天旋。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祖宗

    读音:zǔ zōng

    繁体字:祖宗

    短语:上代 祖辈

    英语:ancestor

    意思:
    1.特指帝王的祖先。语本《礼记祭法》:“[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 宗传

    读音:zōng chuán

    繁体字:宗傳

    意思:(宗传,宗传)
    犹嫡传。
    明·唐顺之《故礼部左侍郎薛瑄从祀议》:“臣闻圣人之道有宗传,有羽翼。盖孔门身通六艺者七十人,其德行称者纔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