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闻道廷中吏,无非天下才。

闻道廷中吏,无非天下才。

意思:朝廷中的官吏听到道,无不是天下人才。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刘仪先辈大名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府邸气派宏大,人才济济的诗。首联“潭潭相府开,旌骑拥三台。”描绘了相府的庄严气派,潭潭形容深广,相府大门敞开,旌旗飘扬,骑兵簇拥,展现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这一联通过对相府开门场景的描绘,给人一种威严而庄重的感觉,展示了相府的权威和尊贵。 颔联“闻道廷中吏,无非天下才。”通过描述廷中的官吏都是天下英才,对相府的人才储备进行了赞美。这一联突出了相府的人才济济,展现了相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颈联“策名新振拔,把板尚低回。”通过对新晋官员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虽然初入官场,但已经表现出出色的才干和能力。这一联突显了相府对人才的重视和提拔,也暗示了相府对官员的培养和激励。 尾联“勿为卑飞困,青冥尽此来。”则是鼓励人们不要被低微的起点所困扰,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尽力展翅高飞。这一联带有励志的色彩,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相府气场、人才储备和新晋官员的描绘,展现了相府的权威、尊贵和人才济济的特点,同时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尽力展翅高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潭潭相府开,旌骑拥三台。
闻道廷中吏,无非天下才。
策名新振拔,把板尚低回。
勿为卑飞困,青冥尽此来。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无非

    读音:wú fēi

    繁体字:無非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只有 单单 特 不过 独 光 偏偏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天下

    读音:tiān xià

    繁体字:天下

    短语: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世上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land under heaven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下才

    读音:xià cái

    繁体字:下才

    意思:亦作“下材”。
    才能低劣的人。
    《列子说符》:“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史记儒林列传》:“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