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怀久困飘萧里,风撼枯桐不可听。
意思:客人怀久困飘萧里,风摇枯桐不可接受。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谢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暮色中劳役归来后,途经临平山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山、水、烟、窑、井、贫衲、老渔等自然和人文的景象为题材,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意境。
首句“暮役朝行此可停,临平山色入船青”描绘了诗人暮色中劳役归来的情景,他可能是在船上经过临平山,此刻山色映入船中,显得格外青翠。这句诗以“入船青”这一色彩鲜明的描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领读者进入诗的情境。
“烟窑惨淡多逃户,泥井虚圆有废亭。”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象,烟雾缭绕的窑穴和废弃的井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凄凉,而虚圆的井口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加了诗的深度,也使读者对临平山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贫衲施茶营屋小,老渔曝网绕篱腥。”这两句则转向对山中僧人和渔民生活的描绘。贫苦的僧人施茶为行人解渴,他们用小屋遮风挡雨;老渔在篱笆边晾晒渔网,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山中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最后,“客怀久困飘萧里,风撼枯桐不可听。”这两句是诗人的自我感慨,他长期处于漂泊和劳累之中,此刻被风吹动的枯桐的声音更增添了他的愁苦之情。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山中的景象和人物的生活,通过深沉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艰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