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越中山水》 蓬瀛若仿佛,田野如泛浮。

蓬瀛若仿佛,田野如泛浮。

意思:蓬瀛如果仿佛,田野像漂浮。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越中山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觉耳目胜,我来山水州》是一首对山水之美的赞颂和欣赏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山水之间游历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首先,诗中提到了作者来到一个山水之州,这里的山水景色让他感到耳目一新。他仿佛看到了蓬瀛仙境,田野如泛浮,这表明他对山水之州的景色有着极高的评价。 接着,诗中描述了山水州的环境。碧嶂环绕,清泉流淌,这描绘了山水州的自然美景。作者在山间漫步,欣赏着各种景色,探索着不同的溪流和湖泊。他感叹着这里的空气清新无物,视线远眺更加广阔。 然而,诗中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自然美景中,而是也提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作者看到了人们种植的葱蒨蔬菜和茗圃中的葱翠菱湖,这表明这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着宁静的生活。 最后,作者对山水之州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表示赞赏,并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永远欣赏到这样的美景,消除心中的忧虑和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山水之州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生活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觉耳目胜,我来山水州。
蓬瀛若仿佛,田野如泛浮。
碧嶂几千绕,清泉万馀流。
莫穷合沓步,孰尽派别游。
越水净难污,越天阴易收。
气鲜无隐物,目视远更周。
举俗媚葱蒨,连冬撷芳柔。
菱湖有馀翠,茗圃无荒畴。
赏异忽已远,探奇诚淹留。
永言终南色,去矣销人忧。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田野

    读音:tián yě

    繁体字:田野

    英语:field

    意思:亦作“田埜”。

    1.田地。
    《管子八观》:“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飢饱之国可以知也。”

  • 仿佛

    读音:fǎng fú

    繁体字:仿佛

    短语:近似 类 象是 相近 相仿 切近 近乎 八九不离十 类似 接近

    英语:as though

    意思:
    1.似有若

  • 蓬瀛

    读音:péng yíng

    繁体字:蓬瀛

    意思: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得道之士﹞或委华驷而辔蛟龙,或弃神州而宅蓬·瀛。”
    唐·许敬宗《游清都观寻沈

  • 泛浮

    读音:fàn fú

    繁体字:泛浮

    意思:
    1.漂浮。
    晋·左思《蜀都赋》:“腾波沸涌,珠贝氾浮,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苏州客》:“兄今泛浮江湖间,何为乎?”宋·无名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