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诗词古文网
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忆秦娥·马萧萧》
心如焦。
心如焦。
意思:
心如焦。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忆秦娥·马萧萧》
全文创作背景
《忆秦娥·马萧萧》是宋末词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词。他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灭亡和作者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汪元量作为南宋的宫廷琴师,亲身经历了临安陷落、三宫北迁的历史事件。这首词就是在他随三宫往返于上都和大都之间,度过了十年的亡国生活后所创作的。词中以作者自身的感受,描绘了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情感真挚,深深地打动了人心。
相关句子
心如皎止。
--
出自《减字木兰花·心如皎止》作者:[宋]沈瀛
思君心如
--
出自《江南弄》作者:[元]周巽
思君心如
--
出自《江南弄》作者:[元]周巽
心如失之。
--
出自《送薛推官诗》作者:[元]杨维桢
心如孤*高*。
--
出自《沁园春 韩云卿 司邀赏牡丹,且云, 芍药有》作者:[元]刘敏中
心如结。
--
出自《秦楼月/忆秦娥》作者:[宋]黄升
心如铁。
--
出自《忆秦娥·长安陌》作者:[元]许有壬
心如铁。
--
出自《忆秦娥·长安陌》作者:[元]许有壬
心如江海。
--
出自《绛都春·心如江海》作者:[元]长筌子
昔闻草木焦。
--
出自《苦热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放开怀抱不须焦。
--
出自《西江月·老子齐头六十》作者:[宋]冯取洽
来日大难,苦口焦唇。
--
出自《对酒(亦曰《偶会行》)》作者:[明]唐之淳
金焦倒影碧潭潭。
--
出自《江城子 和韵姜中丞,兼寄赵侍御明叔》作者:[元]张之翰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
--
出自《来日大难》作者:[唐]李白
赫赫沸泉壑,焰焰焦砂石。
--
出自《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作者:[唐]杨巨源
诗句原文
马萧萧。
燕支山中风飘飘。
风飘飘。
黄昏寒雨,直是无憀。
玉人何处教吹箫。
十年不见心如焦。
心如焦。
彩笺难寄,水远山遥。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