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池二首》 静境多独得,幽怀竟谁知。

静境多独得,幽怀竟谁知。

意思:静境多能,幽怀究竟谁知道。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秋池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身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是一首描绘闲适心情的诗,通过对故园、新秋、岸暗、桥明、菱香、桂露、静境、幽怀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首联“身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灵和闲适。颔联和颈联则是描绘了故园之夜的新秋景色,暗淡的岸边,明月升起的桥头,菱香四散,桂露参差,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秋夜图。诗人通过这些景色,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 “静境多独得,幽怀竟谁知”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他喜欢这种宁静的环境,享受这种无人打扰的时刻,但是他也感到孤独,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种矛盾的情感,让整首诗更加真实和生动。 在尾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暑退早凉归,池边好时节”,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园、新秋、岸暗、桥明、菱香、桂露、静境、幽怀等意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一种宁静、闲适、孤独而又满足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也许正是很多人所向往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身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
况当故园夜,复此新秋池。
岸暗鸟栖后,桥明月出时。
菱风香散漫,桂露光参差。
静境多独得,幽怀竟谁知。
悠然心中语,自问来何迟。
朝衣薄且健,晚簟清仍滑。
社近燕影稀,雨余蝉声歇。
闲中得诗境,此境幽难说。
露荷珠自倾,风竹玉相戛。
谁能一同宿,共玩新秋月。
暑退早凉归,池边好时节。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静境

    读音:jìng jìng

    繁体字:靜境

    意思:(静境,静境)

    1.静谧的环境、意境。
    唐·白居易《秋池》诗之一:“静境多独得,幽怀竟谁知?”

    2.犹静域。
    元·郝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