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度荆门望楚》 荆门烟雾开。

荆门烟雾开。

意思:荆门烟雾开。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度荆门望楚》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是一首描绘诗人远行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壮美的旅程中。 首先,诗中的“遥遥去巫峡”描绘了诗人离别故乡,踏上远行的道路,去往那遥远神秘的巫峡。这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悲壮而豪迈的基调。 “望望下章台”中的“望望”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前方路途的期待和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而“章台”则可能是诗人即将前往的目的地,也可能是他心中向往的地方。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色。巴国山川尽收眼底,荆门一带雾气散开,展现出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里用“尽”和“开”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壮美山河的赞叹和敬仰。 “城分苍夜外,树断白云隈”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景象。城市在夜色中分外美丽,白云断续处,仿佛是天空与大地相接之处。这两句诗将夜色、云雾、城市、森林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夜色图。 最后,“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两句,诗人以自我形象的描绘作结。如今我是一位狂歌客,谁会想到我会来到楚地呢?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豪迈和狂放,也表达了他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不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远行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的情感丰富而深沉,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不安,也有对壮美山河的赞叹和敬仰。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的美和情感的力量,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遥遥去巫峡。
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
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夜外。
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
谁知入楚来。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关键词解释

  • 荆门

    读音:jīng mén

    繁体字:荊門

    英语:Jingmen

    意思:(荆门,荆门)

    1.柴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韩康伯?’

  • 烟雾

    解释

    烟雾 yānwù

    [smoke;mist;vapour;smog] 烟、雾、云、气的泛称

    山谷里烟雾缭绕

    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引用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